其實毋須大驚小怪,現在的立法會是如取如攜的真空期,先不計立法會工務小組以1小時極速通過涉款70億元的4項政府工程,未來還有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11月25日宣讀)以及明日大嶼等等,輸入海外(以中國為主)醫生的建議獲通過,其實不足為奇。
立法會自由黨的張宇人又會上指出,市民輪候公立醫院服務時間長,本港醫生數量不足是不爭事實,關鍵問題是輸入醫生的質素有無保證,提出可考慮海外醫生先在監督下執業,之後才申請正式註册。
由於本人普通話的聽寫讀講不精,未來看醫生會先看看對方是否懂廣東話,如何判斷對方是否懂廣東話?先看看醫生的名牌是不是由CHAN拼音成CHEN便可。不是歧視或仇中,而是作為付費的病人,聽懂醫生說什麼以及可以準確表達有什麼不適很重要吧?
補充資料,教資會下的醫科生培訓學額,預計未來5年有合共超過2000名醫科畢業生成為註冊醫生。
J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