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堅離地,離地在他以為今時今日刻苦耐勞可等於致富;離地在他以為隨隨便便可以找到年回報接近27%的投資機會,50年後1萬元變4億元,毋須佐證已知弄孫為樂的四叔不吃人間煙火,羨慕。
恒基地產(012)主席、人稱四叔的李兆基在中共召開「十九大」之際開通個人網頁,網頁載有他的個人簡介、榮譽、慈善項目以及公開演講片段及昔日照片,上載的照片還包括與前朝領導鄧小平的合照,為什麼在「習思想」寫入黨章、習近平堪比毛鄧之際上載合照?我不知道。我關心的是他向青年人傳授成功之道的所謂哲理名言。
李兆基在網站的「哲理名言」中向青年人訓勉,提出致富的4大重點共38字:
1) 刻苦耐勞,勤奮勉力;
2) 經濟未定,不宜早婚;
3) 要有第一桶金,以錢賺錢;
4) 男最怕入錯行,女最怕嫁錯郎。
將四叔給青年人的哲理按時序及男女性別調動一下,即是男的要小心選擇工作入行,刻苦耐勞勤奮勉力並開始儲錢,儲錢後學會投資以錢賺錢,經濟有一定基礎後再考慮成家立室娶妻生兒。至於女的簡單得多,找一個有經濟基礎沒有入錯行兼上進不懶惰的男士出嫁便可以。咁簡單?
大學生踏入社會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沒有多餘資金儲蓄。有招聘網站在去年9月至10月訪問757名修讀不同學科的大學畢業生,結果發現2016年畢業生的平均月薪只有1.47萬元(四大會計師入職起薪點只有1.4萬元),在衣食住行通通漲價下所餘無幾,可以儲起投資的實在有限。
至於刻苦耐勞勤奮勉力不等於升職加薪這個硬道理,相信各大打工仔心裡有數。翻查JobsDB的2012年至2017年的薪酬調查報告,你會發現6年平均加幅不足5%,假設2012年大學生入職月薪有1.47萬元,6年後28歲的今天月薪仍然不超過2萬元。
以四叔在以錢賺錢中所言,只要青年人由20歲起,以1萬元本金計算,每月有2%利潤,每年息疊息計,50年後會變成4.68億元,所以先要有「本」最重要。每月有2%利潤是什麼概念?即是年初投入100元後息疊息,12個月後可以取回126.824元,年回報相當於26.824%。
坦白講,要找到年回報27%的投資不是天方夜譚,單以恒指年初至10月24日計算的回報便超過27%,問題是如何在畢業後的50年找到年回報27%的投資?如果刻苦耐勞與以錢賺錢均做不到的話,意味下一步娶妻生子亦不用奢想。
看到這裡,大家不妨上網以「連登」及「大富翁」作為關鍵詞,搜尋一篇網上文章,文章大意是香港已進入後大富翁時代,即是大富翁上的每一格土地已被上一代人佔據,新加入的青年人每走一圈只獲取區區2000元,但走在街上每一格均要支付昂貴地租,根本沒有出路。如果家住山頂已擁有大量收租物業的大富翁玩家,嘗試向新進場的玩家指指點點,教導他們如何以最短時間霸佔山頂、水廠以至麥當勞道等重要地皮,並不公平。
不得不提的是李兆基在1959年、即31歲時娶妻生子(與前妻劉惠娟離異後未有再娶),今時今日香港地有多少年輕人可以在而立之年有穩定經濟基礎繼而成家立室?羨慕四叔,羨慕他夠可愛兼堅係離地,離地一詞在不久的未來,肯定是褒不是貶。
李鴻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