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塔斯陀陷阱

9月9日(星期五)是台灣的狗狗節,相對於小毛孩的福祉,香港人似乎更關心朱凱迪的安危。
#
關注朱凱迪的人生安全以及葉劉淑儀為什麼事隔4日才承認到過中聯辦的同時,我對於《端傳媒》的一篇票站主任訪問報道,比較上心。《端傳媒》訪問票站主席楊健源(化名),訪問 指香港已陷入對政府不信任的危機,特別是青年人看到選票上稍微缺角亦難放下戒心,要求更換選票及看到蓋上「廢票」印章方肯罷休。
#
票站主任指出,要同時「買通」票站逾20名職員以控制選舉結果並不容易,而將選票帶返家亦是慣常做法,不同的是從前市民相信政府,但今天不相信,亦即是陷入塔斯陀陷阱(Tacitus Trap)。
#
 snap0002
 #
什麼是塔斯陀陷阱?這個以往在電台節目《霎吓拾吓》內經常提及的詞彙,其實源遠流長。不過香港傳媒近年在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口中,才慢慢學會這個詞彙(2012年7月至2016年期間期本地傳媒24次提及「塔斯陀」3字)。曾鈺成早在2013年7月底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提出這個詞彙,當時他以塔斯陀陷阱去形容特區政府,指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家族囤積農地,難免令人懷疑特區政府的誠信。
 #
 塔斯陀(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其實是一位古羅馬的歷史學家兼官員,他曾經指出:「當政府不受歡迎的時候,好的政策與壞的政策都會同樣的得罪人民。」塔斯陀的見解及後為世人引申為「塔斯佗陷阱」,意指即官員或政府最重要是獲得人民信任,否即再說任何話,都被當成是假話、或會被人質疑並要求拿出證據證明,官員會變得很被動,即無信不立。
#
其實香港早在幾年前已陷入塔斯陀陷阱,市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大不如前,我利用港大民意研究中心的數據製作了2008年至2016年期間,市民對政府信任度的圖表。
#
graph_0001
 #
大家可以看到粉紅色部份是「幾不信任/非常不信任」,由2008年8月時的15.7%到2016年8月攀升至39.6%(2016年3月時甚至升至44.3%的近10年高位),用趨勢看的話相當明顯。大家或看到,信任度其實沒大分別維持在40%左右,但以往一半半的開始走向不信任,當市民對政府的信任與不信任都是40%左右的話,意味社會不斷向兩極拉扯。
#
當市民愈來愈不信任政府時,政府推行任何政策均被視為與民為敵,例如版權條例(修訂)2014、醫務委員會改革等等,這些條例平心而論,有其通過的價值,但最終都被拉到。究竟是誰令香港陷入塔斯陀陷阱?
#
你知我知中央知。
#
JL205409092016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